今年7月28日是第十个“世界肝炎日”,宣传主题是:积极预防,主动检测,规范治疗,全面遏制肝炎危害。
一、基本知识
什么是病毒性肝炎?
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,具有传染性强、传播途径复杂、流行面广泛,发病率较高等特点,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型。以疲乏、食欲减退、肝肿大、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,部分出现黄疸,无症状感染常见。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,预后良好;乙肝和丙肝易发生慢性化,危害较大,年龄越小,越容易慢性化;丁肝病毒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。
二、肝炎流行现状如何
目前为止,全球有3亿左右的乙肝感染者,中国的乙肝感染人数为8600.7万,感染人数居世界第一。乙肝和丙肝病毒慢性感染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极高。
三、乙肝的传播途径
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-口途径传播,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,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。乙肝、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:血液传播(输血及血制品、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);母婴垂直传播;性接触传播。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,但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。
四、预防
1、国家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控制策略。
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简便、最经济、最有效、最安全的措施。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,约80%-95%的人群可产生免疫能力,保护效果可持续20年以上
(1)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?
乙肝易感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,主要包括新生儿、婴幼儿、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其他乙肝感染高危人群中的易感者(包括医护人员,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,托幼机构工作人员,乙肝病人、病毒携带者的配偶等家庭成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,器官移植患者,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,免疫功能低下者,易发生外伤者,性乱或多性伴者,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)。(2)乙肝疫苗常规接种几次?新生儿应如何接种?
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共需三剂次,按照0、1、6月免疫程序接种。对于新生儿,需要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,1月龄和6月龄时接种第2及第3剂乙肝疫苗。
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阳性母亲的新生儿,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1个月时分别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(HBIG),剂量应≥100 IU;出生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(CHO) 乙型肝炎疫苗,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,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。
2、防止病从口入,预防甲肝和戊肝
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,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、防止“病从口入”,可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。另外,还可以通过接种甲肝疫苗的方法预防控制甲肝的发生和流行。
3、切断传播途径,预防丙型肝炎
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,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(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、不共用注射器、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),是完全可以预防的。
五、温馨提示
1、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学习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。
2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可结婚、生育。
3、我国已明确取消了入学、就业乙肝体检项目。
4、防治肝炎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。
评论列表
我要评论